在国际社会上,人们对塑料污染危机尤为关切。塑料污染之严重已经不容逃避,各国纷纷出台了对一次性不易回收、易污染塑料制品的禁限政策,也推动了生物降解材料的应用。然而,相对而言,媒体和公众甚少关注塑料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塑料的泛滥为何威胁着全球气候?生物降解塑料的“入局”是否能在某种程度上帮助应对气候变化?
塑料的泛滥为何威胁着全球气候?
应对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首要议题。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全球升温 1.5℃ 特别报告》:全球升温幅度必须控制在 1.5℃ 内,否则地球在 2030 年之后会迎来毁灭性的气候,届时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都将受到严重影响。
对此,国际社会在 2015 年 12 月达成了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协定确立了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要在本世纪内将全球温度升幅与前工业化时期相比控制在 2℃ 以内,并力争控制在 1.5℃ 之内。
但是,塑料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都会排放温室气体,正威胁着我们全球气候目标的实现。按照目前的趋势,到 2050 年,塑料产生的温室气体累计排放量可能超过 560 亿吨,占剩余碳预算总量的 10 至 13%。气候变化作为潜伏在塑料垃圾背后的更大威胁,昭然若揭。
将升温幅度控制在 1.5℃ 以内并非不可能,但需立刻对塑料的温室气体排放采取前所未有的行动。
为应对气候变化,2020 年,我国提出力争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
生物降解塑料的“入局”是否能在某种程度上帮助应对气候变化?
随着碳中和概念的提出,生物基材料,乃至生物基可降解材料,凭借其良好的环保特性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生物基可降解材料在目前我国的禁塑政策下迎来了快速发展,PLA、PHA、以及PBAT上游BDO的生物制造都受到了广泛关注。
另外,天然聚合物如淀粉、纤维素也迎来了快速发展,可改性后直接生产制品,如纯淀粉吸管、纤维素胶带。以及用于降解材料方面的改性、填料应用。除此之外,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高值化应用也是行业的主要热点之一。
通常认为,相对于普通塑料(即石油基不可降解塑料),生物基生物降解塑料全生命周期排放的温室气体总量通常较低。另外在废弃物管理阶段,相比普通塑料的焚烧处理,生物降解塑料作堆肥生化处理有利于温室气体减排。
生物基塑料的应用:
近年来,生物基塑料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多元化:
生物基塑料主要应用于包装(硬包装、软包 装)、纺织品、汽车和运输、消费品、农业和园艺、涂料和胶黏剂、建筑和施工、电子和电 器及其他行业。生物塑料由于具有较好的光泽度、良好的阻隔、抗电和印刷性能,适用于包装行业。因此,包装行业是生物塑料的最大应用领域,占生物塑料市场总量的约 47%,近 100 万吨;
用于纺织品的生物塑料约占生物塑料总量的 11%,占比最大的是 PTT。而用于汽车和运输的生物 塑料中占比最大的则是生物基 PA。值得一提的是 PLA 因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和加工性能, 在包装和纺织领域也有较多应用。
生物质原料替代石油基原料、生化法结合或生物法是化学品制造业发展的重点方向,生物基材料的应用将随着碳中和的我国双碳目标的到来迎来更广阔的发展。
本文所用的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属原作者所有,侵删!有任何问题的朋友,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参与互动。因此,想要在市场中有长久的发展,还是需要参与其中的。
